当前位置:铁矿石 > 机构看点 > 正文

12月20日机构看点(宏观解析)

分享到:
券商/首席 标题 主要观点
边泉水宏观与政策求真堂 猪价高位难以引发全面通胀 基本结论
主要结论: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导致CPI破“4”甚至未来可能继续上涨,我们认为这难以引起全面通胀。原因有四点:
■第一,猪肉上涨由猪瘟导致,冲击供给,这一现象从中长期来看不具有持续性。当猪肉价格上涨达到绝对高位后,需求下行叠加供给积极,将共同推动价格下移。
■第二,猪肉与原油属性不同,无法全面地拉动生产、生活成本。猪肉一般只能引起其他肉类食品价格上涨(替代效应),无法引起非食品价格上涨,更无法带动工业品价格上涨。而原油与此不同,是所有生产生活的成本,油价上涨可能带来物价的全面上涨,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胀(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充分验证了这一事实)。油价上升之所以能够引发全面通胀,一是由于原油作为全球主要能源的特殊属性,二是两段时期高油价均持续了较长时间(约2-3年),兼顾了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引致了总供需结构的变化。
■第三,猪油共振的可能性较低。根据我们的判断,猪肉上涨的高峰期应该在2020年上半年,而下半年开始回落(假定猪瘟疫情不会大幅升温);而对于油价的判断,我们认为油价(布伦特原油)可能在50-70美元/桶震荡,上半年偏弱,下半年震荡上行。从供给端来看,美国页岩油增产和OPEC传统油田减产构成了原油波动幅度的边界(50-7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上涨时,美国页岩油将会增产,而原油价格下降,OPEC将会减产以保住利润。从需求端看,原油价格随全球经济增长而波动,年报《告别老路—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大类资产配置展望》中我们指出,2Q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从而带动原油价格在区间内震荡向上,这一现象可能发生在明年下半年。所以,猪油共振的可能性较低。
■第四,全面通胀一般源于两点:一是货币超发,二是总供需结构改变。现阶段,货币并未超发,而总供需结构也并未大幅改变,需求整体偏弱,供给也并未大幅收缩,只是有一些结构性调整(如猪肉供给收缩),所以从价格结果来看,核心CPI、非食品CPI、服务项CPI以及PPI均处于低位,并未引起全面通胀。

■中观层面,12月生产仍有改善。从需求来看,12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跌幅扩大;12月以来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跌幅扩大,土地成交总价同比由涨转跌;12月乘联会汽车零售同比跌幅扩大。从生产来看,12月以来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同比涨幅回落;全国高炉开工率均值上升。从价格来看,12月以来煤炭、有色价格均值下降,原油、水泥钢铁价格均值上涨,预计12月PPI环比为正,PPI同比跌幅收窄;12月以来猪肉价格均值由涨转跌,蔬菜价格涨幅扩大、水果价格均值由跌转涨,预计CPI环比上行,CPI当月同比进一步上升。

■金融市场方面,资金价格上涨,债券收益率下降,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全球股市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货币市场方面,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2860亿元,资金价格上涨,资金面有所收紧。债券市场方面,到期收益率下降,期限利差走扩,信用利差走扩。外汇市场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美元指数下降,人民币即期交易量下降。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方面,全球股市上涨,黄金、铜价格上涨,布油价格下跌,国内工业品价格上涨。

风险提示:财政宽松力度不足、货币政策过紧、信用进一步收缩、房地产行业出现风险。
长江宏观固收 多重目标中的动态平衡——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报告摘要
稳增长和调结构辩证统一,政策仍然保持定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会议开篇讲工作中形成的“重要认识”,第一条便是“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明确要求逆周期政策要“稳健”,并强调“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重申了政策保持定力、主线并未发生偏移。
会议首次提出“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体现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辩证统一。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政策侧重稳增长、压力缓解时便重回调结构,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2020年或将延续这一思路。

转型“攻关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维稳”政策围绕调结构展开、不走老路
会议提出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这两个表述近两年并不常见,都是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反映经济下行压力是转型背景下出现的,侧重点仍在转型。
提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重提“三期叠加”,指出了我国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前期刺激政策”仍在“消化期”。在这一定位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或仍将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展开,不走“大水漫灌”的老路。

“维稳”存在底线要求,但完成压力相对有限,注意力或将更偏重民生领域
会议着重强调“稳”,2020年有诸多考核指标需要兑现,经济增长、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主要工作大多存在底线要求。但实际上,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稳字当头”是一以贯之的。稳和进的辩证关系中,“稳”是前提,“进”才是目的。
受数据修订影响,明年经济“保翻番”所需增长率或在6%以下,守住增长底线的压力相对有限。会议将扶贫放在三大攻坚战的最前面,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明年“稳”的注意力或更偏重民生领域。

稳增长以补短板、促转型为着力点,先进制造、民生建设等领域或结构性发力
稳增长举措方面,注重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收入压力下,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做好重点领域保障”;货币方面则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产业政策“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建等。财政、货币、产业、消费、投资等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或值得重点关注。

资讯编辑:谢文娟 021-26093051
资讯监督:唐晓揽 012-26093210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