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矿石 > 机构看点 > 正文

9月11日机构看点(宏观解析)

分享到:
长江宏观固收 逆周期调节“新思路” 逆周期调节“新思路”,从供给侧着手、结构性发力,对经济提振效果有待观察
近期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更加强调从供给侧着手、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思路”。二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释放,逆周期调节政策随之有所加码,相继出台了促进居民消费、稳定政府基建、降低融资成本等一系列举措。与以往不同,本轮逆周期调节是在引导出清、调整结构背景下的对冲举措,从供给侧着手,更加强调“结构性政策”,并要求“采取改革的办法”。
逆周期调节“新思路”的背后,以传统需求侧刺激为主的手段难以为继,调结构、促转型成为政策重心。传统逆周期调节侧重需求管理,通过基建、地产、消费等领域的直接刺激来提振经济。而如今,高杠杆对经济行为、政策空间已形成明显压制。上半年杠杆率抬升5.8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提振却收效甚微;前8个月企业信用债募资近80%用于偿债,高杠杆对微观行为的压制可见一斑。
专项债“开前门”稳投资,对经济总量层面的支持效果有待观察;“完善体制机制”促消费,避免大规模需求侧刺激。提前下拨专项债额度、允许专项债做资本金等方式开前门、稳投资,更多是对冲一般财政的收支平衡压力,对经济的支持效果有待观察。促消费政策从供给侧入手,完善体制机制、改善消费环境,以改革的方式挖掘消费潜力,避免大规模财政直补等传统需求侧刺激举措。
LPR改革、降准等举措,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端的约束,坚持“房住不炒”。近期货币环境边际放松,旨在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非“大水漫灌”。以往来看,货币环境放松往往会带来房地产的“繁荣”,而本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5月以来继续收紧房地产融资、推动产业供给侧改革,加速结构转型。
本轮逆周期调节,仍以“调结构”、“促转型”为重心,对经济总量层面的提振效果有待观察,经济下行压力或将继续释放。从政府基建、居民消费、实体企业、房地产监管等领域的最新举措来看,政策重心仍在调结构、促转型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并未动摇。相较于传统的需求侧刺激手段,本轮逆周期调节从供给侧入手,以改革的方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经济提振效果有待观察。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或监管政策出现大幅调整;
2.海外经济政策层面出现黑天鹅事件。
CITICS宏观研究 宏观政策祭出组合拳,4季度经济企稳概率上升 ▌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宏观背景是外部冲击+经济内生动能偏弱导致的增长压力上升,预计年内总共5500亿美元的商品将被分别加征30%和15%的关税。虽然在静态测算下关税边际上升对GDP的影响和企业生产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对企业的预期和信心却是再度打击。另一方面,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偏弱,一是工业增加值季度回落较为明显,二是制造业投资仍在底部区间;三是作为经济增长的滞后指标,就业压力仍未消除。

▌宏观政策组合拳特点:力度加大,方向精准。货币政策方面,三季度开始,货币政策转向积极。从价的角度,利率市场化改革超预期加快,第一次LPR报价已经低于此前的贷款基准利率,未来通过调整MLF利率来调节LPR利率的联动框架已经被激活,银行实际贷款利率面临下行的局面基本确定。从量的角度,央行“普降+定向”释放长期流动性约9000亿元,并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银行的信用投放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地产融资收紧将会倒逼银行对民营小微和制造业贷款进行多投放,信贷结构将面临一定改善。财政政策方面,专项债对基建的支撑作用将被增强。专项债作为资本金可投资的领域从4个扩大至10个,同时10月底将确保所有专项债落地,并且可能将前置部分2020年专项债额度至4季度。基建投资出现显著上升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上升。房地产政策方面,房地产商前端融资通过表内信贷、信托和海外融资三方面被收紧,此举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居民杠杆率较高对消费带来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为货币宽松打下基础,调整信贷结构偏向民营小微和制造业;制度性改革方面,为探索经济增长新动能,先行先试高质量发展手段,改革进程显著加快,深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未来各角度全面对标全球一流城市;第五批自贸区成立,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改革的模式进行设置,一方面进行体制改革的区域试点,让更多制度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在自贸区内发展关键产业、关键技术领域,起到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作用。

▌政策见效使得4季度经济企稳概率正逐步加大。首先,对于地产融资政策收紧不必过忧,预计建安支出仍将托底房地产投资不会失速下滑,投资底部或在8%左右;其次,基建投资或在专项债数量扩容和使用效率上升的背景下,增速出现显著上行,一方面寄希望于对冲地产投资的下行,另一方面起到支撑经济增长的抓手作用;再次,抢出口将成为后续中国出口的重要特点,可能对净出口有一定提振。最后,内生增长部分不会更差。制造业底部区间运行,目前尚无进一步恶化的因素出现,消费作为另一个经济内生指标,4季度可能出现回升。总体而言,近期宏观政策组合拳有望重新提振市场对经济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制度性改革同时加速,政策落地起效或将到4季度。

资讯编辑:鲍子威 021-26094356
资讯监督:唐晓揽 021-26093210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