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矿石 > 机构看点 > 正文

4月29日机构看点(宏观解析)

分享到:
券商/首席 标题 主要观点
边泉水宏观与政策求真堂 政策微调不改整体货币宽松格局 基本结论
■天量社融叠加经济增长企稳,货币政策短期微调。2019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由2018年12月9.8%超预期上升至2019年3月的10.7%,M2同比由去年12月的8.1%回升至3月的8.7%,意味着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效果显现。随后一季度经济数据再次印证实体经济边际改善,1Q2019实际GDP同比稳定在6.4%,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提前企稳。因此,短期的逆周期政策开始有所微调。DR007是观察流动性的关键指标,进入4月以来DR007呈上升趋势(由2.38%升至最高2.87%);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逐渐攀升(由3.06升值3.42%),说明货币政策短期边际收紧。我们认为,短期政策微调不改整体货币宽松的格局,原因如下:第一,现阶段无风险利率上行,但风险溢价下降,信用层面整体仍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完全转向收紧看不到。判断货币政策宽松有两个层面,一是价格,二是数量;数量更能体现货币和信用的两层含义。现阶段,资金价格上升但风险溢价下降,整体仍保持宽松。从DR007和国债收益率上看,利率上升,但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净融资额较上月环比增加,截至4月26日,4月的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净融资额达2374.12亿元,而3月净融资2015.47亿元,说明宽信用仍在持续。这恰好能够解释央行领导提出的“以前没有宽松,现在也谈不上收紧”的货币政策表述。2018年流动性宽松,但信用端收紧,所以从整体看并没有宽松;而现阶段随着社融和M2企稳回升,政策逆周期调节短期流动性,导致货币有所收紧,但“宽信用”效果仍存,因此也谈不上收紧。第二,政策微调主要由于经济金融数据较好,货币政策整体取向未发生变化,稳定经济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仍是货币政策的不变目标。货币政策整体思路是既不搞大水漫灌、也不能让经济硬着陆,既不希望流动性泛滥、也不能让流动性短缺。年初至今,由于社融以及经济数据转向、房价上涨预期重燃等原因,货币政策再次呈现边际收紧趋势,但我们认为这是政策松紧适度最好的体现。整体上看,货币政策松紧还是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第三,我们认为现阶段,经济仍处于缓慢下行和向新兴产业转型的阶段,货币政策宽松的态势难以改变。首先,一季度6.4%的经济增长中,净出口贡献1.5%,后期显然不可持续,经济仍处于下行阶段当中。其次,经济结构中融资需求较高的正是从事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必须依赖于这些企业进一步的拓展和发展,因此提供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十分必要。综上,货币政策的宽松态势依然难以改变,预计下半年仍将会有1-2次降准,降息可能性仍存,时间或将推后。
■中观层面,高频数据显示,4月供给有所走弱。从需求来看,4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同比涨幅收窄,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跌幅缩小,截止4月第3周乘联会汽车零售同比跌幅扩大。从供给来看,4月以来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同比由涨转跌。从价格来看,4月以来原油、水泥、钢铁、有色价格均值上涨,煤炭价格均值下跌,预计4月PPI环比为正,PPI同比小幅上升;4月以来猪肉、鲜果价格均值上涨,蔬菜价格均值下跌,预计CPI环比为正,CPI当月同比可能达到2.5%以上。
■金融市场方面,资金价格下降,债券收益率整体持续上升,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全球股市分化,国内工业品价格分化。货币市场方面,央行净回笼资金326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到期3000亿,为展开续作,MLF投放2674亿元。资金价格下降,资金面有所放松。债券市场方面,到期收益率整体持续上升,期限利差整体收窄,信用利差分化。外汇市场方面,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美元指数上升,即期市场交易量上升。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方面,全球股市分化,黄金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国内工业品价格分化。
风险提示:1.名义利率上升,同时物价下滑,实际利率上行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2.金融去杠杆叠加货币政策趋紧,令政策层面对经济增长的压力上升,导致阶段性经济增长失速;3.内外部需求同时下降对经济产生叠加影响。
CITICS宏观研究 “盈利底”深度已明,经济将延续企稳态势 核心观点

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同比下降3.3%,其中3月单月增长13.9%。价格回暖、春节错位和增值税时点扰动为主要贡献项,但利润分配结构也有所优化,信号积极。我们认为一季度-3.3%的盈利增速虽未必是本轮周期最低点,但后续降幅较难显著扩大,数据支持经济平稳向好,料全年GDP增速为6.5%左右。


事项

国家统计局4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2019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972.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降幅比1-2月份收窄10.7个百分点。


摘要

▌大部分行业盈利增速环比均出现明显改善,国企民企利润率同步修复。1-3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其中,汽车、石油加工、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利润明显回暖,四个行业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1-2月份回升12.8个百分点,为最大贡献项。此外,国企与民企的利润率也同步小幅修复,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59.8亿元,增长7.0%,实现同比正增长,前序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效果正在起作用。

▌价格回暖、春节错位、企业提前备货应对增值税抵扣等现象能解释大部分的数据改善。其中,价格层面,从3月数据来看,当月PPI为0.4%,较2月的0.1%有所修复,且结束了连续8个月涨幅回落的趋势,从价格层面对利润的修复形成支撑。而数量层面,1-3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上升7.2%,对利润的环比改善也形成了正贡献。其中,2018年春节较晚,导致企业去年复工较晚,形成了3月的“低基数”,因此假期的错位也帮助整体工业生产同比恢复显著。而另一方面,制造业增值税减税将从4月1日开始执行(由16%下降至13%),部分企业选择在4月前加速生产并增加备货,从而做大增值税进项税额、降低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工业生产上有“前移”的现象。这两点从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预期(8.5%)也能一见端倪。

▌上下游利润率有所改善且利润分配结构也有优化,信号积极。根据我们测算,上游与下游的12个月滚动利润率均有所修复,而从利润的上中下游分配上看,下游的利润占比显著提升,一季度达52.8%,优于2017-2018年不到50%的均值,结构更趋于合理。尽管伴随PPI的快速下降,整体工业企业利润的“蛋糕”变小了,但我们认为目前的利润分配结构若可持续,将有助于整体工业企业盈利更为健康地修复,是较为积极的结构性信号。

▌一季度未必是企业盈利的“底”,但预测负增长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综合我们对PPI、库存周期、企业杠杆、减税效果的判断和预估,我们倾向于认为年内仍存盈利增速下滑的空间,但企业盈利增速将较难继续大幅恶化,预计不会过多超出一季度-3.3%的降幅。

▌对盈利下行“深度”的探明,意味着对经济的企稳回升多了一份信心。综合盈利数据,我们认为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在年中触底,并在下半年有小幅回升。预计经济将继续平稳回升,全年GDP增速或为6.5%。

资讯编辑:王洁 021-26094356
资讯监督:唐晓揽 021-26093210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