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矿石 > 机构看点 > 正文

11月9日机构看点(宏观解析)

分享到:
券商/首席 标题 主要观点
边泉水宏观与政策求真堂 季节性因素、海外需求回落滞后支撑出口 数据:美元计价下,中国10月出口同比15.6%(前值14.4%),进口同比21.4%%(前值14.5%),贸易差额340.2亿美元(前值312.8亿美元)。
人民币计价下,10月出口同比20.1%(前值16.9%),进口同比26.3%(前值17.5%),贸易差额2336.3亿元(前值2103.8亿元)。
1、10月出口同比上升,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对香港、印度、韩国等出口同比上升,而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出口同比下滑,表明海外需求依然较好,但开始出现分化。扣除季节性因素后,出口当月同比为13.4%,表明出口较好的部分原因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10月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稳步扩张,海外需求依然较好,对我国出口形成了一定支撑。分国别和地区来看,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当月同比下滑,不过依然处于较高的位置,而对香港和东盟的出口当月同比上升。分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当月同比上升,而来料加工贸易当月同比下行。分商品类别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当月同比出现不同程度回升。
2、10月进口当月同比明显回升,进口增速依然较高,主要受到原油、铁矿石材等大宗商品的拉动。不过,季调后进口当月同比为15.7%,继续下滑,表明进口较好的部分原因在于季节性因素。从进口金额来看,原油、铁矿石、铜材、金属加工机床当月同比上升,且幅度较大,汽车和汽车底盘当月同比跌幅较大。从进口数量来看,原油、铁矿石、铜材、大豆进口当月同比上升,而金属加工机床、汽车和汽车底盘、谷物及谷物粉当月同比跌幅依然较大。从进口价格来看,原油、铁矿石、铜材、汽车和汽车底盘当月同比下行,而金属加工机床、谷物及谷物粉、大豆进口同比上升。
3、季节性因素叠加海外需求不差,支撑出口同比回升;未来看,出口同比小幅下滑趋势不变,但绝对值依然较高。10月出口当月同比明显回升,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今年10月的工作日比去年多1天,且中秋节错开,出口额会相应增加。其实,剔除季节性因素后,出口当月同比下滑1.8个百分点。二是海外需求并不差。即便剔除季节性因素后,出口当月同比依然较高,表明海外需求尚未出现明显下滑。与此相印证的是,10月韩国出口同比为22.7%,比9月回升30.9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需求不差+新兴市场需求较好,对海外需求形成支撑。海外需求较好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达经济体需求并不差。四季度以来,美国、欧盟经济开始出现疲软态势,其需求也会相应放缓,不过依然处于高位。我国直接出口至美国、欧盟的商品当月同比是下滑的,但是对香港的出口同比明显上升,表明来自于美国和欧盟的海外需求可能通过香港来实现,我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并不差。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需求较好。今年以来,印度、东盟等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依然较高,此外俄罗斯经济增速有所回升,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较好。10月我国对印度、俄罗斯、东盟出口同比回升,对出口同比形成支撑。展望11月,出口增速将会小幅下行,但绝对值依然较高。虽然短期内出口同比回升,但是出口同比下行的趋势难以改变,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四季度全球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海外需求边际放缓。二是,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出口商品的范围明显扩大,出口受到的制约更多。不过,这些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就意味着海外需求不会立即走弱,不会造成出口增速明显下滑。
风险提示:1)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输入型通胀,引发滞涨担忧;2)国内需求下滑过快,拖累进口增速;3)海外市场经济增速放缓幅度超预期,导致海外需求快速下降,影响我国出口。
CITICS宏观研究 转口贸易成为“抢跑”渠道——2018年10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18年10月份,中国出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增长15.6%,前值为14.5%。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增长21.4%,前值为14.3%,进出口增速都远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出口增速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基数问题叠加贸易战的抢跑效应,但其表现并不直接显示在中美贸易数据之上,而是可能通过对大陆周边地区(如香港等)转口贸易的方式短期拉动整体出口的上升。
出口方面,我国大陆对主要地区的出口增速涨跌不一。根据今年我国大陆对外出口金额累计值及其占比排序,排在前列的地区分别为美国(20%)、欧盟(16%)、香港(12%)、日本(6%)、韩国(4.5%)和越南(3%)。10月我国大陆对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金额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增速分别下滑至13.2%(前值14%,下同)、14.6%(17.4%)、7.9%(14.3%),而对香港、韩国和越南出口金额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增速分别为23.6%(18.6%)、7.7%(2.7%)、17.6%(15.1%)。首先对以上国家出口增速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其国内的需求。此前,我们在10月12日发布的报告《2018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中曾提及,2018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和日本的制造业PMI显著持续放缓将会拖累后续中国对其出口增速,同时8月韩国制造业PMI强势反弹,一定程度支撑中国对其出口增速。
但观察美国、香港和越南的数据却能明显发现矛盾。一直以来,我国对美出口增速和美国国内制造业PMI走势高度一致,但今年年中开始出现分化(图一),主要原因在于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使中美之间的贸易数据不仅随需求变化,还包含了贸易战引发的出口厂商情绪变动继而对整体趋势形成扰动。不论从微观厂商调研的结果还是贸易数据的观察来看,市场认为中美贸易战导致的抢跑现象的确存在。美国从9月24日开始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年内加征10%的关税,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也在公开场合声称要继续对中国价值2670亿美元的商品继续加征关税。因此由于中美贸易战存在继续升级的可能性,10月剩余未被征税的商品可能呈现出“抢跑”现象。我们此前对美国对中国进口的最底层的商品(HS8位编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发现在未被征税的商品中,前三项金额最大的商品分别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玩具。[1]而我们观察这三类商品十月的出口金额增速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因此可见贸易厂商对于未来贸易战演变的担忧情绪使得抢出口的情况确实存在。

资讯编辑:蔡雄敏 021-26093923
资讯监督:唐晓揽 021-26093210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