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铁矿石 > 钢材 > 正文

运城市工业技术改造三年专项行动方案

分享到: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运城市工业技术改造三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运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运城市工业技术改造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9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运城市工业技术改造三年专项行动方案  

工业转型是运城经济转型的关键,技术改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全市工业技术改造工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及“3515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会精神,以“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为总要求,以“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为总抓手,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技术改造作为推进落实“龙腾虎跃”转型发展计划和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迈上中高端的有效途径,统筹推进“企业、项目、技术、产品、园区”五位一体建设,鼓励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镁、钢铁、焦化、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筑牢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动能的坚实基础,让先进制造业成为运城最大的特色,努力走出无煤少煤市工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优化升级。围绕传统产业升级上档,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鼓励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集群发展。发挥园区承载作用,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坚持融合发展。围绕“两化”融合和“四化”互动,结合“互联网+”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全网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绿色发展。对表对标,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经济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型发展。

(三)发展目标。

1.工业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每年推进实施100个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力争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到20%左右,助推工业实现“五五五”发展目标。

2.企业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明显提升。主要环节信息化应用达到国内同行业水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40%,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60,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3.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发明专利和新产品开发数量保持较快增长。

4.企业转型进一步加快。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比不断提高。

5.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到2020年底,全市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3.2%;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清洁生产和企业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发展重点

(一)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聚焦铝镁、钢铁、焦化、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扎实推进钢铁去产能和《山西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行业产能置换实施细则》,主动淘汰不适应市场竞争及绿色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更新换代,延伸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铝镁产业。一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装备,加大对氧化铝、电解铝、镁冶炼行业的改造力度。氧化铝行业要围绕流程性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模式,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提升企业在优化工艺、节能减排、质量控制与溯源、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电解铝行业要加快兼并重组,通过等量或减量置换建设的电解铝项目,必须采用400kA及以上大型预焙槽,同时积极采用FHEST等先进工艺,对现有电解铝项目进行节能改造;镁冶炼行业要积极推广竖罐炼镁工艺,进一步节能降耗。二是以下游产业需求为牵引,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功能园区,打造产业基地。认真落实国发42号文件,依托河津、永济、盐湖、平陆、闻喜五个功能园区,发挥中铝山西新材料、华圣、复晟、银光华盛、瑞格等龙头企业的优势,大力发展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镁合金、铝合金型材和铝镁合金产业精深加工,加快铝镁合金材料产业链条向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能源装备、军工等高端领域延伸,努力建设国家新型铝镁合金产业基地。重点抓好中铝山西新材料公司28万吨炭素系统挖潜创效、中铝山西新材料公司拟薄水铝石扩建、同天翔3万吨铝板材技术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铝山西新材料公司转型升级高精铝板带、复晟铝业8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二期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落地。力争到2020年,形成100万吨铝镁合金的生产能力,配套120万吨原铝、50万吨原镁、330万吨氧化铝、1000万吨铝矾土、100万吨阳极碳块、1350万吨标煤,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

——钢铁产业。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20年底前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升级转型。以工艺技术装备的大型化、集约化、高效化和现代化为方向,依托闻喜钢铁深加工园区,以山西建龙为龙头,引导装备水平较低的钢铁企业主动淘汰现有装备,在减量置换的基础上,建设1200m³以上的高炉、100T以上的转炉,加快装备升级改造;以节能降耗、优化工艺为方向,利用现代信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施大物流战略,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开展个性化服务,参与专业定制和推进钢材减量化,优化产业价值链结构,重点推广基于钢铁冶炼、轧制及深加工的钢铁生产全流程信息化改造方案,提高钢铁产业工艺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快钢铁产业向深加工方向转型,重点发展无缝钢管、超薄普带、冷轧板、热基镀锌板(卷)、优质碳素结构钢、汽车专用钢、合金结构钢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促进钢铁行业高端化、终端化、链条化发展,全力打造中西部精品钢生产基地。重点抓好建龙公司淘汰2座630m³高炉减量置换建设1680m³高炉、140万吨冷轧、50万吨无缝钢管,高义公司160万吨850MM优特带钢、2座630m³高炉减量置换建设1680m³高炉,宏达公司淘汰450m³高炉和580m³高炉减量置换建设1350m³高炉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形成320万吨优特带钢、300万吨热轧板卷、140万吨冷轧、50万吨无缝钢管、200万吨精品钢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600亿元以上。

——焦化产业。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鼓励焦化企业对传统湿法熄焦工艺进行改造;分步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改造,2018年10月1日前完成40%的焦化企业改造,2019年10月1日前现有焦化企业全部完成改造;重点区域城市建成区内,焦炉实施炉体加罩封闭,并对废气进行收集处理,于2019年底前完成;以“互联网+焦化”模式,推动建立焦化企业物联网、行业信息管理平台等,推进焦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智能园区建设,提升焦化园区信息化水平。以化产深加工推动焦化行业转型升级,依托阳光焦化、永东化工等企业,重点发展2-萘酚、蒽油深加工、中间相炭微球、特种炭黑等产品;以煤焦油为原料积极发展苯酐、高档炭黑、染料中间体、咔唑、精蒽、蒽醌、2-萘酚、2,3-酸等深加工产品,通过粗苯加氢技术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产品,通过粗苯萃取精制技术生产顺酐及噻吩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壮大河津王家岭、稷山西社、新绛煤化工园区,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抓好中信金石150万吨焦化、15万吨LNG,阳光焦化19万吨炭黑精制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煤焦油深加工产能达到150万吨,炭黑产能达到70万吨,粗苯精制产能达到30万吨,焦炉煤气全部转化,实现产值300亿元。

——电力产业。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扩大电力直接交易,探索“煤-电-X”产业发展新路径,积极推进铝电联营,实现煤电铝材一体化;推动工业企业建设电能在线监测系统,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向智能化、系统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展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热电联产和脱硫脱硝改造等新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电力产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中铝山西新材料2×300MW发电机组通流改造、大唐电厂1#、2#汽轮机组节能通流改造等项目建设。

(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瞄准《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化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依托运城开发区、永济机电产业园,突出产业配套和规模集聚效应,深度融合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成果,大力发展重卡和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精密铸造、机电设备、工程机械、基础机械等系列产品,实现成套装备的智能化、高端化和网络化,加速推进以汽车和轨道交通为引领的产业链建设,打造以重卡和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风机、泵机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其中,以大运为龙头,以电动客车、轿车、专用车为发展方向,加快引进国内外优势生产企业和科研成果,突破掌握一批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提升专用车生产制造能力,建设山西省重卡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以中车永济电机为龙头,重点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机车车辆电传动系统、电机系统、牵引系统、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产品,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谱系,提升配套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产业集中度。重点抓好成都大运纯电动轻型客车及多用途乘用车扩建、大运H153高端牵引车、大运四大工艺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提升改造、同誉年产500万只铝合金轮毂二期、中车永济电机大功率永磁牵引电机试验站、亚新科公司发动机零部件智能化加工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重卡产能达1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产能达12万辆(纯电动轻型客车2万辆,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10万辆)、车用重桥达到20万件,离合器等机加工件达到60万套,工程、机床、化工专用等各类机械设备达到20万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

——现代化工产业。鼓励现有化工企业,以促进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为主攻方向,运用现代科技装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降低物料消耗成本,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循环化、规模化”,全面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阳煤丰喜、南风化工为龙头,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主要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等化肥产品和甲醇、乙二醇等下游产品,有机化工、染料中间体、橡胶助剂、荧光增白剂,以及皂类、黑泥化妆品等中高端产品,加快由初级资源型向高端材料型转变。重点抓好山西阳煤丰喜泉稷公司年产5万吨三聚氰胺、焦炉气综合利用年产100万吨甲醇联产40万吨乙醇,青山公司2万吨CXT荧光增白剂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合成氨产能达到150万吨,尿素达到280万吨,合成洗涤剂达到80万吨以上,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广应用干熄焦、余热余压利用等先进技术和流化床锅炉、高效电机等先进装备,在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梯级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等节能技术改造,突出抓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产品,培育壮大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节能电机产品,提升高效电机设计、匹配和关键材料、装备,以及高压变频、无功补偿等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废旧消费品再利用和节能环保服务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年产值超亿元的节能环保企业。重点抓好山西建龙9MW+12MW余热发电综合节能、中铝山西新材料300KA电解槽节能改造、中条有色尾矿综合利用制备建筑陶瓷、威顿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生物医药产业。以重点企业、技术产品、医药园区、重点项目为载体,通过兼并重组、产业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原料药、中成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药品、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依托芮城现代医药集聚区和盐湖工业园,发挥亚宝药业、宏光药玻、石药银湖、郎致万荣龙头骨干企业的作用,发展中西药制剂、原料药、医用玻管、安神类及营养类口服液等产品,打造“中药材种植—产品研发—加工生产—包装仓储—物流配送”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效应。重点抓好亚宝药业国际化原料药多功能生产线、宏光公司高品质医用玻管、石药银湖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新材料产业。新型金属材料方面,重点突破铝合金板材新型轧制技术、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及高强韧变形镁合金制备技术、耐高温、低成本永磁产品技术等技术;新型化工材料方面,重点突破炼焦化产特色资源精细化深加工技术研发、高温煤焦油制芳烃技术开发、煤系针状焦制备技术研发、煤焦油沥青的改性技术及其路用性能研究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重点突破压电陶瓷等先进陶瓷、功能和结构陶瓷的高温、耐腐蚀技术等;前沿新材料方面,重点突破高端碳纤维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技术;沥青基碳纤维连续稳定制备技术等。依托运城开发区、盐湖工业园发挥运城制版、银光镁业、中磁科技、南通星辰等龙头骨干企业作用,重点发展高导热耐腐蚀压铸用镁合金和高抗弯镁合金产品、低稀土含量高性能永磁材料、高品质改性工程塑料等产品,进一步延伸镁铝合金、稀土永磁、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链条,推进新材料产业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重点抓好运城其龙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包装新材料研发及生产、中条有色年产5万吨高精度铜板带箔和200万m2覆铜板、东方资源利用高炉热熔渣建设年产48万吨无机纤维材料及下游产品、南通星辰公司2万吨聚苯醚(PPE)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信息技术产业。以电子材料、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发展方向,认真落实两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制造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实施企业上云专项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数字车间(工厂)示范工程、国有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信息服务业培育工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企业深度融合,重点推进中兴公司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寰烁公司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平台、巨安电子二维码溯源管理系统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创新和电子商务活动的比例超过80%,企业上云数量达到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上云比例100%。全市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达到100家,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达到30家,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10家,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家,数字车间(工厂)示范试点达到10个。

发展特色潜力产业。

对目前总量不大、但已形成一定基础和规模,市场知名度较高并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如闻喜玻璃器皿产业、万荣防水建材产业、稷山纸箱包装产业、垣曲陶瓷产业及闻喜煮饼、绛县山楂、盐湖锅巴、临猗馍干、万荣果汁、永济油脂和肉类加工等特色食品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按照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原则,狠抓改造提升,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专精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抓手

(一)明确技术改造重点方向。

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对标对表中国制造2025,结合长三角地区先进经验,瞄准现代化工业体系,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要围绕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型铝镁合金、中西部精品钢、重卡及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建设,依托龙虎榜培育计划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技术、重点产品,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冶金、焦化、建材、食品、电力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二)聚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

抓紧推动已落地和即将落地的技改项目实施工作,同时抓好续建和新开工技改项目的实施,特别是省、市确定和资金支持的重点技改转型项目,要盯紧项目,跟进服务,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鼓励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投入力度,策划包装、实施一批新技改项目,“龙腾虎跃”培育企业要在技改中走在前列,“3515”项目在技改项目中要走在前列。各县(市、区)、运城开发区每年要实施10个左右工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对投资额大、社会带动性强特别是列入全市“3515”中的工业重大技改转型升级项目实行“四个一”挂牌包联推进机制,每个项目都要有一名县级领导包联、都有一个专门工作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时间表,明确任务、倒排工期,全程跟踪推进。

(三)加快智能制造步伐。

一是在全市制造业重点领域实施示范应用推广工程,推进设备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加快生产工序智能化改造和机器人替代步伐。二是围绕工业控制领域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性智能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以“龙虎榜”培育企业为重点,进行系统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智能制造工厂(车间)建设,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探索科技融合经济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带动全市主要产业关键技术提升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在“龙虎榜”重点培育企业中打造一批工业4.0样板典型,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导企业向创新型、战略型新兴产业进军。强化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撑作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以企业为主导,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用好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每年举办一次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五)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以企招商,发挥企业的特有优势,持续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发达地区,通过以企招商、精准招商、主题招商、以商招商,实施集群式引进、链条式引进。组织参加专题推介活动,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提升运城工业对外开放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六)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发展。

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循环的理念,增强绿色制造能力,提高全流程绿色发展水平。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大力开发、推广节能高效技术和产品,实现重点用能行业、设备节能标准全覆盖。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按照绿色发展要求推进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全力打造集聚化、集群化、基地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县(市、区)长、运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和市发改、经信、财政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运城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专项行动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负责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统筹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运城开发区和市直各有关单位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和推进机制,制定行动计划,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工作。

(二)抓好政策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支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我市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要大力支持技术改造企业,包括技改资金、涉企的税费减免相关政策、金融政策,都要向技改项目和重点企业倾斜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技改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大力争取省级技改资金,用好市级技改资金,各县(市、区)、运城开发区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技改转型升级项目和企业节能环保、安全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努力打造一批有引领性、带动性和示范性的企业。

(三)提高服务效率。

学习借鉴长三角经验,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以“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目标,优化再造行政许可事项流程,进一步简化环节、减少程序、压缩时限、提高效率;坚持服务企业常态化,充分发挥入企服务办公室的牵头作用,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办理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加速项目落地开工。

(四)强化督查考核。

将技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县(市、区)、运城开发区和市直各有关单位,压实责任,定期督查。各县(市、区)、运城开发区要制定项目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倒排工期,确定专人,每月5日前向市经信委上报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表;市统计局每月15日前提供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和分县(市、区)、运城开发区、分企业情况。要对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情况实行月调度、年考核,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力争工业技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五)营造发展氛围。

在报社、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技术改造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发展成效,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营造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以时不我待、锲而不舍的精神,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新局面。

附件:运城市2018年工业重点技改项目情况汇总表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9月29日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96654
资讯监督:乐卫扬 0701-2162359

更多阅读

独家分析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详情

行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