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澳洲“掘金”:力拓在中国采购额超50亿美元

2014-10-11 08:38 来源: 我的钢铁网

力拓每年向中钢供应1000万吨铁矿石,合作到期后,双方又于2010年续约5年。截至2012年5月,恰那铁矿出产铁矿石达到2亿吨。对于明年到期后是否会继续合作,力拓铁矿集团首席执行官何彦枢并未给出答案。

9月23日,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赴澳大利亚采访的第三天。早上6点半,在力拓的帕拉伯杜矿区餐厅,记者见到了5个中国面孔,他们用完早餐后,又用饭盒装好了中午要吃的食物。

这些人均来自中钢集团。作为力拓与中钢集团在恰那矿项目的合作款项之一,后者的部分员工有机会被派到力拓参加学习培训。

力拓方面向本报记者介绍,双方曾签了20年的合作协议,由力拓每年向中钢供应1000万吨铁矿 石,合作到期后,双方又于2010年续约5年。截至2012年5月,恰那铁矿出产铁矿石达到2亿吨。对于明年到期后是否会继续合作,力拓铁矿集团首席执行 官何彦枢并未给出答案,仅表示“到了那个时候,各个合资公司会讨论,是商业机密”。

但显而易见的是,伴随着力拓在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扩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找到“掘金”机会,双方合作也不再仅停留在矿山的开发层面。

目前,力拓提出的扩产目标是,在现有2.9亿吨产能基础上,达到3.6亿吨,即每天要生产100万吨铁矿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力拓在矿山、铁路、港口等各个环节做着最大努力。

这对一些中国企业来讲,意味着更多“掘金”机会。

2012年5月份,力拓首次从中国采购定制化矿用自卸车,中国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湘电集团”)抢到了进军皮尔巴拉地区的门票。

根据当时的合作协议,湘电集团向力拓交付四台额定负载能力达230吨的矿用自卸车。这四台自卸车将运往力拓位于西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矿区,八月起在汤姆普莱斯矿区(音译,MtTomPrice,下称“TOM矿山”)投入使用并进行为期三年的实地测试。

本报记者在TOM矿山采访期间,亲眼见到这四台“大家伙”。在长年被红色土壤覆盖的矿区里,这些卡车正来往于铁矿石的装卸地点,黄色的车身与头顶的湛蓝天空形成巨大反差。

TOM矿山副总经理BhuvaneshMalhotra向本报记者介绍,湘电集团生产的运载卡 车在2012年年底就在TOM矿山投入运营,2014年湘电集团最终交付产品大幅增加。“新加的18辆卡车都配备了专门设计的轻量级车斗,提升了负载能 力,因为车斗轻了,载重不变的话,车斗的重量减少一吨,就能多载重一吨铁矿石。”他说。

这符合力拓眼下的扩产思路:在现有的矿山基础上提高效率作为扩产方式,而不是通过开发和运营新矿山带来产量的增加。

中国北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齐轨道装备公司”)是另一家受益的中国企业。

2013年1月11日,由齐轨道装备公司设计制造的世界最大轴重和牵引吨位最大、自重最轻、配置最高的首批120辆Q系列40吨轴重不锈钢矿石车正式交付力拓。

本报记者初步测算,仅在2013年,齐轨道装备公司就交付给力拓西澳铁矿石事业部和莫桑比克煤事业部超过1亿美元价值的产品,还有价值6千万美元的产品即将在今年实现交付。

9月24日,力拓铁路维护总经理HeathHarnde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皮尔巴拉 12矿区的铁路系统中,力拓现在拥有的超过1.1万节矿车均从中国供应,其中,6500节矿车是从齐轨道装备采购而得。“另外50%是澳大利亚公司提供 的,但制造厂设在了中国。”他说。

“除了运载卡车和火车矿车外,港口使用的装船机,钢结构,员工住宿的移动营房都来自中国,还有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会选产品质量更高的产品。”何彦枢说。

他表示,力拓过去4年在中国采购了价值超过50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未来的采购金额会更多。“力拓在朝着成为最低成本的矿产品制造商在发展,中国具有成本优势,质量在进步,采购额增长是趋势。”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